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

拉達克彩虹志工團 - 拉達克簡介


國名:印度共和國(Republic of India)
首都:新德里(New Dehli)

一、地理概述 

      拉達克位於印度最北部的占木與喀什米爾邦(JAMMU & KASHMIR,J&K)的東南部,西南距斯利那加(Srinagar)434公里,往南到馬拉利(Manali)473公里,範圍包括喜馬拉雅山西部的拉達克山區,平均海拔約為3,600公尺。拉達克位居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,是由印度河上流的支流JHELUM河所切割所形成的一條狹長封閉的山谷區,山谷兩側的落差高達數千公尺,是一處遺世獨立而被遺忘的香格里拉。占木與喀什米爾邦人口約29萬人,邦政府所在的Leh城人口約2萬9仟人(2001,印度人口普查)。J&K邦迄今仍是中、印、巴三國未定界,在廣達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上,覆蓋著的是世界上最崎嶇的山地。土地荒僻貧瘠,生活條件極為惡劣。拉達克地區在近年來,憑其特殊的地理景觀,加上交通及印度政府的開放,吸引大批的觀光客到這裡來領略喜馬拉雅山區,神秘而獨特的風光,有人譽之為「世界最後的香格里拉」。 




二、歷史風俗概述

      拉達克雖然是屬於印度喀什米爾的一部分,但它不論在人文、宗教、習俗上都不同於印度,也不同於喀什米爾,它是屬於西藏人種,所使用的語言也是西藏語,風俗、宗教等都與西藏相同。原因是本地區在9~15世紀都為西藏所統治,這也就是拉達克有「小西藏」之稱的由來。1846年英國人入侵喀什米爾,將拉達克劃為喀什米爾的一部分,直到二次大戰結束,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獨立,英國人又將拉達克與喀什米爾一起交給了印度,這也就是1962年造成中共兩次出兵攻打印度拉達克的原因。



      因為貧瘠的土地和惡劣的環境,拉達克居民只能在少數孤立的山谷中進行農作,而農產品僅限於少數幾種耐旱和耐寒的作物,如大麥、小麥和少數幾種作物。家禽如綿羊、山羊和犛牛等動物則大多豢養在村落的後面。Leh城身為古絲路重鎮,馬匹一直是重要的動物,駄運用馬匹在此地自古便是主要的經濟動力來源,也是夏季由西藏到喀什米爾間商隊的主要運輸工具。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1951年印度政府關閉北方邊境為止。 



      除極小部分信仰回教外,拉達克是印度境內唯一信奉喇嘛教的地區,傳統習俗上,拉達克人每一戶都必須有一個男孩去寺廟中做終身喇嘛;初進寺廟的小喇嘛要負責寺廟中的一切燒飯、打水、打掃等雜役工作。而傳統的拉達克服裝是長袍,腰間紮條長長的絲巾,胸前佩帶長串的飾物,頭上戴一頂像張開雙羽的大鳥帽子,帽子上也佩戴著很多飾物,多以土耳其玉和白銀為主,而且具有相當的重量。另外,拉達克人像西藏人一樣,牛和馬的糞便,他們都是視若珍寶般地由野外檢拾回來,用雙手將其調理成大餅狀,糊貼在院牆上晒乾,儲存起來,用以做冬天的燃料、煮飯或取暖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