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北遠眺喀拉崑崙山的雪峰,橘紅色的晚霞染紅天際,高直的白楊木隔開了背包客的喧囂,此時,只有祈福的五色風馬旗在耳邊獵獵作響。這是Shanti Guest House的頂樓,旅程中我最愛的角落,一個適合放空吹風的角落。
很多人問我,為什麼是拉達克?台灣還有這麼多待解決的議題,為什麼我們偏要走到一個情勢緊張、水土不服的邊界?我有太多個理由和故事可以解釋這一趟出走了,但我從來就沒有一個正確答案,也許Sam所說的”緣份”最能解釋這一切,真的只是一段緣份到了,一段駐足生命的緣份。無分國內國際,心懷善念、保持初心,志工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心態,於是我們抱持信念,慢慢構思這一趟旅程。從一開始就定義了這是一趟發現問題之旅,帶著善意的公益旅行。我們不急著進行服務,因為真正的服務從來就是操之不得。相反的,我們是來認識朋友,是來體驗當地生活,我們拜訪各組織和學校,我們聊歷史,我們聊台灣,我們用心看,用心聽,用心感受自己的感受,我們嘗試交換彼此眼中的世界,嘗試了解彼此文化的脈絡,我想知道,我所期盼的世界是否真正一如想像中的美好。敞開心胸,互相理解交流,你會發現這不是口號,而是真切可以做到的事情。
旅途中所要學會最重要的事,其實是真實面對自己,真實面對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感受,誠實和自己溝通,你將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。脫隊前的猶豫,我發現心中那想獨自出走但又依賴群體的自我掙扎;團隊交心的那一晚,我發現在和善表面下脾氣暴躁的自己;和導遊的對話,我發現那不經意但隱隱發出的自我文化優越感。年輕的我,總是被教導講求效率,被教導堅強忍耐,但夢想要如何以效率衡量?在堅持的過程中,要如何安撫內心的躁動和雜音?面對質疑,又要如何對自己坦白誠實?不斷和自我對話,誠實以對,才可以堅定自己的心,勇敢地踏出每一步。
這裡熱水供應完全看天氣,無預警停電更是每晚的家常便飯,但遼闊的天地,抬頭就能看見的無盡星河,以及走在路上所遇到每一個真誠美麗的問候,都讓你願意徹底交付自己,跟隨悠然步伐,走入善意的國度。熱情不一定可以改變世界,但我們至少擁有機會。如果你心中有一個想法,驗證它的唯一方法就是將之實現。因為夢想如果不去嘗試,永遠都只會是夢想。連家恩說的"好命的孩子,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,這樣好命才有意義"對我來說,如果願意付出,構築一個舞台,走出屬於自己的路,何嘗不是意義的一種呢?
還是忘不了在Hemis山區的小村Chiling,那個下著雨的午後,牧羊人趕著羊群經過村中的小學,雙頰泛紅的小孩趴在窗邊大喊,那是小孩的親戚。牧羊人溫柔的揮揮手,冒雨繼續前行,那背影彷彿在訴說一個個故事。我為故事著迷,願意為它繼續前行。如果可以,你是否也願意戴起玫瑰色的眼鏡,跟我們一起牽著手,併肩走進這個擁有純粹善意的彩虹國度,一起聆聽屬於每個人的故事?
最後,在每一趟的出走歸來,請記得回頭謝謝你摯愛的家人,相較你的勇氣,他們才是最勇敢的人,相信你、支持你,願意放手讓你探索這個世界。在懂得愛與付出之前,請記得,你已經接受了無盡付出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